代购

海外代购充值骗局中骗子如何通过伪造物流信息进行诈骗

发布时间2025-05-01 18:25

在海外代购充值骗局中,伪造物流信息是骗子制造“假货变正品”信任链条的核心环节。以下是骗子通过伪造物流信息实施诈骗的具体手法及流程:

一、物流信息篡改技术:“异地上线”

1. 伪造发货地

骗子与物流公司内部人员或黑产服务商合作,通过技术手段将国内发货的包裹伪装成“海外直邮”。例如,将广州发出的包裹物流信息篡改为“香港中环揽收”“日本东京发出”等。具体操作包括:

  • 单号与系统篡改:利用海外快递网点的单号代码,通过伪造的快递后台系统登录,模拟海外站点扫描包裹的动作,生成虚假的揽收、清关记录。
  • 转寄洗白:部分包裹会先寄往海外(如香港),再由当地接收人重新贴单寄回国内,制造“真实”跨境物流轨迹。
  • 2. 低成本批量操作

    伪造一单国际物流信息的成本极低,如香港发货仅需7元,日本、美国等地也仅需12元。部分黑产商户每天处理上千件伪造物流包裹,形成规模化产业链。

    二、配套造假环节:构建“全套正品”假象

    1. 伪造包装与票据

    假货商提供全套高仿包装(吊牌、说明书、保修卡等),甚至仿制免税发票(美元、港币等多币种可选),票据内容涵盖商品编号、授权码等细节,与正品高度相似。部分商家还会伪造知名电商平台(如“得物”)的防伪证书,但实际无法通过官方验证。

    2. 利用消费者心理盲区

    消费者普遍认为“海外物流=正品”,而骗子通过伪造的物流信息(如显示“清关中”“海外仓发货”)进一步强化信任。即使商品存在瑕疵,消费者也倾向于归因于“运输损耗”而非假货。

    三、诈骗实施流程

    1. 引流与诱导充值

    骗子通过社交媒体、短视频平台发布“低价代购”“免税正品”广告,吸引消费者预付款或充值。部分案例中,骗子会先小额发货以骗取信任,后续再诱导大额充值。

    2. 物流信息实时操控

    消费者付款后,骗子通过伪造的物流系统生成虚假轨迹,例如:

  • 物流信息显示“香港揽收→深圳清关→国内派送”,实际包裹全程未离开国内。
  • 利用快递公司国际后台账户自主设置发货地,并通过修改物流网站数据掩盖真实路径。
  • 3. 逃避追责与资金转移

    当消费者发现商品异常时,骗子以“海关抽查损坏”“版本差异”等借口搪塞,或直接失联。部分资金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快速转移,追回难度大。

    四、法律风险与防范建议

  • 法律定性:此类行为可能构成诈骗罪或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,涉案金额超50万元可面临10年以上有期徒刑。
  • 识别要点
  • 物流异常:通过官方物流官网(非骗子提供链接)核对单号,正品通常使用国际快递(如DHL、FedEx),而非国内快递公司。
  • 价格与品类:正品代购价格与专柜差异有限,且代购品类通常分散;假代购则集中于爆款且价格极低。
  • 消费者应优先选择正规平台交易,保留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,发现异常立即报警并联系支付平台冻结资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