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2025-05-01 22:42
海外代购的保健品图片的真实性与其安全性之间并无直接关联,需结合产品来源、成分、法律监管等多方面综合判断。以下从不同角度分析:
1. 假货与伪造标签
部分代购保健品图片可能展示境外包装或认证标识,但实际产品可能是国内小作坊仿制,通过伪造物流信息(如虚假直邮单号)或更换包装等方式伪装成“进口商品”。例如,提到某淘宝代购商家声称日本直邮的NMN产品实际从重庆发货,且物流信息造假。指出部分商家将国内生产的仿品运往国外再倒卖回国,以规避监管。
2. 图片与实物不符
跨境电商平台中,部分商品图片可能使用境外官网素材,但实际产品成分或规格与图片差异较大。例如,提到某跨境进口保健品在宣传页中展示“抗菌消炎”等疗效,但实际仅为普通食品,且成分存在安全隐患。
1. 非法添加或成分超标
海外保健品可能存在国内禁用的成分(如NMN),或重金属、微生物超标等问题。明确指出,国内未批准NMN作为食品原料,而部分代购产品可能为饲料添加剂或非法生产。提到美国、欧洲等地的保健品曾被曝光含有未标注的过敏原或无效成分(如萝卜粉冒充银杏提取物)。
2. 宣传误导与疗效夸大
图片常搭配“抗衰老”“降三高”等医疗术语,但实际产品仅为普通膳食补充剂。和均提到,跨境电商平台上的NMN产品常宣称“延缓衰老”“预防疾病”,但国内外均缺乏临床证据支持其人体功效,且可能涉及虚假宣传。
1. 境外认证不代表合规性
部分代购产品展示的海外认证(如FDA、USDA)仅表明符合原产国标准,但未必符合中国法规。例如,指出,欧盟允许NMN作为食品原料,但中国海关明确禁止其通过跨境电商进口。提到,FDA对保健品的安全性审核并不严格,仅要求“未被证明有害”。
2. 标签缺失或信息不透明
根据《食品安全法》,进口食品需有中文标签,但代购产品常以“个人物品”名义规避。的判决案例显示,未标注中文标签的NMN产品被认定为非法,但代购方通过“店铺声明”试图免责。也强调,跨境电商商品无需注册备案,但不得宣传保健功能,而实际宣传中常违规。
1. 核查原产地与资质
2. 关注政策与监管动态
3. 理性看待宣传与认证
代购保健品图片的真实性无法直接反映产品安全性,需结合法律合规性、成分检测及商家信誉综合判断。消费者应警惕虚假宣传和非法添加风险,优先通过正规渠道购买,并保留购物凭证以便维权。
更多代购